全球化中的推理熱
文/楊照
全球化的力量真是驚人,尤其表現在流行文化的大整合上。
〔哈利波特〕掀起浪潮,接著讓英國奇幻文學經典〔魔戒〕獲得了新生命,延燒至今,又有了〔納尼亞〕。可以想見,將來在二十一世紀初渡過成長期的人,不管他們活在哪裡,這些作品,這些作品改編的影視產品,會是他們共同的回憶;這些作品產品在他們生命歷程的影響份量,很可能超越所有地區性的文化元素,不只提供他們溝通話題,更提供他們共同的思考價值基礎。
一件事很容易預見,那就是地區性文化根源將受到嚴重的破壞。文化有其〔排擠作用〕,強勢文化進入人的腦中,自然地引導他決定將時間與物質的資源,投注在對自己〔有意義〕的文化活動中,那麼其他的,就被疏忽疏離了。
比較難預見判斷的,是越來越多人分享同樣文化養成內容,對未來世界的作用。表面地看,可以樂觀地猜想,也許當大家想法接近了,衝突就少了,和平的機會就大一些。不過,也有人悲觀地認為,地區性多元文化的消蝕,帶來單一價值的思考模式,〔單一〕必然走向〔獨斷〕,獨斷的人不能容忍別人其他?N見,哪管別人意見可能跟他有著相似之處,無法阻止他用霸道的方式否定、壓抑別人
我們只能走著瞧吧!不過,既然全球化的力量已成現實,放眼可預見的未來,不太可能從全球化退回各自為政的環境,那至少我們該想簡別排山倒海而來的文化元素中,哪些對於我們建構一個較好的社會,比較有幫助,因勢利導做些轉化。
我想到的是另外一本書〔達文西密碼〕產生的現象。跟〔哈利波特〕一樣,〔達文西密碼〕也是全球大暢銷書,不過這書暢銷的理由不是奇幻,而是歷史與推理。關於基督教會發展歷史的種種想像,還有一樁謀殺案帶起的環環相扣細密推理。
〔達文西密碼〕鋪陳的歷史,在非基督教文化區域,沒那麼大的煽動力,然而這書挑起的推理興趣,卻具備高度普遍性。在台灣,〔達文西密碼〕流行這兩年,出版界最明顯的效應就是大量推理小說問世。和〔奇幻〕不同,新出的推理小說,幾乎都是外來翻譯的,沒什麼本土創作嘗試。這差別說明了,台灣本來不是個有推理傳統的社會,推理講究的,是細密的思考以及嚴整的邏輯,需要長期訓練累積才能有結果,無法速成。
〔達文西密碼〕引發的推理熱,恰好填補了台灣過去思考邏輯的漏洞,如果可以藉此機會,讓更多人熟悉嚴謹的觀察推論程序,應該會有助於理性設定及解決問題的集體能力。真是這樣,那我們就能從全球化中找到、運用自己需要的獨特滋養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